【聯合報╱陳幸萱】
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宋聖榮參與國科會計畫、探勘台灣地熱,估計宜蘭地區的蘊藏量比過去地質學家預測的還多。他表示,目前國際上的地熱發電技術已比過去成熟,雖然宜蘭大多是板岩區,有很多裂隙,用來發電的水灌進地底後會怎麼跑「還不是很清楚」,仍有待更多研究。
但目前看來,台灣有很大的機會發展地熱能源。
宋聖榮解釋,目前世界各國已發展出加強型地熱系統(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s,EGS),可在地底深處製造裂隙,形成人工儲集層,並配合雙循環式發電系統:發電時「取熱不取水」,把水灌入地底、利用地熱「加熱」後,再將攝氏50至60度水抽出,加熱含氨的低沸點高膨脹性有機溶液,使液體變成蒸氣,導入發電機發電;最後再將水灌回地底,循環使用。
如此一來,具有地熱發電潛能的地區,就不必侷限在同時含有高地溫梯度、又有裂隙和大量地下水的區域,只要有熱源即可。這也是為什麼最近的地熱探勘能比過去估計的多上許多的原因。
但是目前國外的經驗大都在較均質、裂隙較少的花崗岩或砂岩上取灌水地熱發電,宜蘭地屬於板岩區,過去可能有火成岩入侵,要發展地熱發電的回注技術,需要先研究好地底的結構,並確認結構能保持穩定。
宋聖榮指出,若地底的熱冷卻速率是以「萬年」計,若是順利建構地熱發電廠,預計至少能運轉30年,來自地底的熱源不虞匱乏。
他預估國內學研單位再花3至5年,就可以完成宜蘭板岩區的裂隙發展研究,運用井下地震儀和其他探勘方式,做出地底3D地層構造。
國內做地熱探勘和地熱發電機組的相關廠商則表示,台灣絕對有發展地熱發電的潛能。
但目前對於台灣地底的地熱狀況還不夠瞭解,在政府和研究單位探勘出穩定的熱源、建制較健全的相關法規之前,民間業者很難進場投資。
留言列表